賀南庄蓬萊國小_創校百週年校慶

《 母校百年,先母百歲 》

― 兼憶先父製作8套雙人課桌椅及購買國語日報全套叢書送給母校等等往事

范  振  乾   撰

中華民國110年3月31日 於 欽芹居

    今年(民國110年)2月5日,蓬萊國小林恩惠校長突然來訪,並出示一件泛黃的文件,上面抄錄第24屆模範生暨縣長獎得獎人舍弟范成光的優良事蹟(如附圖1)。本人好奇地問她:「您公務繁忙,怎會撥冗前來看一位校友。」她說是為100週年校慶專刊邀稿之事費心時,李前鄉長清枝告訴她,「不妨去看看校友范振乾」。這讓我這位退休後返鄉整建故居家園,幾乎足不出戶的全職農夫十分驚訝,原來母校蓬萊國校已經100歲了。先母范張芹妹女士若仍健在,今年也是100歲。提到先母,必然也想到先父范阿欽先生,他比先母長3歲,若仍健在,今年便是103歲了(如附圖2)。

一、先母深受地方人士敬重

    先父母共育有9個子女。在那個年代,因為勞動力需要和其他社會文化因素,每個家庭生養8個、10個子女是十分普遍的現象,但這對家境清寒的先母是極重的負荷。也因此,先母在民國64年元月4日便因為營養不良、積勞成疾,於盛年之時離開我們。然而,短短的54年歲月,她因相夫教子,敦親睦鄰,獲得地方上的高度敬重,這可以從兩件事看出來。

    其一是,先母的告別式當天,全村不分原、漢族群,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自動前來送別,這是當時協助治喪的長輩林先生親口告訴我的。他說,在本村未曾見過此等場面。公祭時間甚長,顯示先父母極受村民的敬重。

    其二是,數年前某日,本村耆老詹益明先生過世,我前往他的靈前捻香致意,其夫人聽到回禮的家屬說到:「范振乾先生前來致意,他是范阿欽先生的兒子。」詹夫人便即刻要子女把她從旁邊房間推到靈堂來。當時坐在輪椅上的詹夫人,拉著我的手問我:「你是張芹妹的兒子?」。我回答:「是」。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和詹夫人見面,她卻緊緊的拉著我的手,當著她所有子女面前告訴我說,她是閩南人,原先不懂客語,剛嫁到蓬萊詹家時,生活適應和溝通上都很困難。不過她很幸運的遇到經常在清晨挑著自己種的蔬菜到街區販售的先母。因為先母為人誠懇親切,所有蔬菜都是當天清晨採收,鮮嫩整潔,斤兩實在,令她印象深刻,因此固定只跟先母買菜。

    先母不會說閩南語,還好她和詹夫人都熟悉日語,一開始雙方先用日語交談,接著,先母每天都教她講客話,讓她很快就能在夫家及村子裡使用客語,順利生活,這讓她銘感五內,至今難忘。

    她甚至告訴我一件「秘辛」。她說,她和先母感情甚好,又都生養許多子女,但她家境較好,營養豐富,奶水充足,甚至過多,所以她有一段時間是我們范家年幼孩子的「奶媽」。老實說,這事我完全不知情,那天才知道原來她對我家有「哺育之恩」,只有不停的謝謝她。記得當時已是深夜,但詹夫人似乎有許多話要告訴我,因此,停留了20多分鐘,我在午夜前才離開詹府。

當天迄今,我時常都在想著詹夫人告訴我的有關先母的點點滴滴大小事,讓我更加思念先母。

    先父母共生養3男6女。我有兩位姊姊,依當時一般人的觀念,女孩子不需受太多的教育。但先父母堅持,不分男女,只要肯學習,能唸書,為人父母的就要盡一切可能,包括借錢,都要讓子女求學唸書。所以我的兩位姊姊在蓬萊國校畢業後,分別到當時苗栗縣境內最好的頭份鎮大成中學及苗栗市省立苗中的初中部繼續上學。除學雜費之外,在外地的生活住宿費是可觀的一筆支出。但先父母咬緊牙關,除了努力增加田地生產,農事之外還日以繼夜地到處打工掙錢。這樣仍不足以支付龐大的費用,必須到處借貸。我曾親耳聽到當時備受敬重的鄉民代表林永雙先生告訴村民:「你們不必擔心范阿欽向你們借錢,因為他們夫妻借錢是用來給子女上學用的,而且借錢必定會還。我是他們向所有人借錢時的擔保人,我一點都不擔心。」在此,我誠摯的再次感謝林永雙先生的慷慨大度與對我們家的信任支持。

二、先父母回饋蓬萊國校

    先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很快就開花結果了,例如,蓬萊國校第13屆畢業生范和妹(如附圖3),也就是我的二姊,省立苗中初中部畢業之後,以極優異的成績考取當時比北一女中還要難進入的台北女子師範學校就讀,再以極優異的成績畢業,被留在台北女師附小任教。然而二姊堅持要回母校蓬萊國校教書,且能就近協助先父母改善家庭經濟。只是要回故鄉任教的關卡甚多,先父母費盡心力克服,二姊總算調回家鄉了。她是蓬萊國校第一位接受正規師範教育,並主動回到深山裡的偏僻母校任教的畢業生,前後持續10年,直到結婚才離開。蓬萊國校除了我二姊是首位接受師範學校正規教育的校友之外,第14屆的我,也是蓬萊國校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校友。這可以算是先父母對蓬萊國校的一種回饋。

    由於先父母都未曾上學讀書,而我們范家8個子女都是蓬萊國校畢業的(大妹鳳英後來被住在南庄市區的舅公收養),因此他們對蓬萊國校深懷感激。舉幾個例子來說:

    一、捐贈8套雙人課桌椅

    先父的木工手藝甚好,在我們8位兄弟姊妹都從蓬萊國小畢業後,他親自用上等的烏心石木材製作了8套雙人課桌椅,上好漆,親自送到學校,給經費十分拮倨,無法添購課桌椅的蓬萊國校學生使用。確定的時間我記不得了,當時也沒有照相機可拍照,否則這應該是很珍貴的歷史紀錄。

    二、捐贈國語日報社出版的全套課外讀物

民國85年蓬萊國校75週年校慶時,當時的校長張俊欽先生邀請縣長謝金汀先生來校參加活動。一般來說,一縣之長很少會到偏鄉小學,但那天謝縣長來了。據在蓬萊國校服務30餘年的同班同學張玉蓮女士告知,因為張校長分派到蓬萊國校後,發現校舍破舊,必須重建,才能讓師生安全專心教學及上課。因此他以無比的耐心和誠意,終於說動苗栗縣政府特別撥款改建蓬萊國小的全部校舍,也就是至今上課仍在使用的教室。

    張校長邀請先父范阿欽及本人與當時的南庄鄉邱文貴鄉長一起陪同謝縣長巡視校舍及校園(如附圖4)。當時先父念及偏鄉小學最缺乏的資源之一就是學生的課外讀物,那也是我自己還在蓬萊國校讀書時就深以為憾的事,於是他購買了當時國語日報社已出版的全套課外讀物,裝了幾個大紙箱,在校慶慶祝會上捐給學校。另外,還當場捐贈現金新台幣壹萬元,表示對蓬萊國校的感謝和鼓勵之意,由張俊欽校長代表接受(如附圖5)。

    當年據國語日報社表示,那是他們成立以來的頭一次經驗,因此特別刻了印章,在贈送的全部圖書裡蓋上「蓬萊國校校友家長范阿欽贈送」字樣。

走筆至此,不禁想著:今天蓬萊國校100週年之際,不知是否還能看到這批圖書和前述8套雙人課桌椅的蹤跡?

三、註記蓬萊國校求學期間的兩件事

    本人在校就讀6年期間也有兩件事影響至今,願意在此和大家分享。

    其一是,本人在3-6年級期間,每年都獲指派為全校升降旗及帶領晨操的總指揮(如附圖6之示意圖),這自然是一種榮譽與責任,也是鍛鍊自我的好機會。但迄今百思不得其解的是,4年級時某一天,我照例在升旗典禮結束後帶領全校師生做晨操,卻突然被怒氣沖沖衝到司令台上的教導主任當著全校師生面前賞了幾個大耳光。這是本人在蓬萊國校唸書6年期間難以磨滅的印象,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體罰會對學生身心造成至深的影響,我的經驗是個見證。

    其二是,蓬萊國校至今仍屬偏鄉學校,幾乎所有的校長及老師都是外地前來掛個資歷,然後就轉往他處,流動性很高,能長期在此安心專注教學奉獻的不多。這是偏鄉學校及學生的宿命,也是人性使然。本人就讀母校期間情況即是如此,有時開學一、兩個月之後突然由代課老師上課。我二年級時的班導師曾慶生先生也只帶了一年兩學期,但他在某一天下課後教給我們的一首詩卻成為我小學6年學習生活上最深刻的註記。那天,同學們照例在課後到學校附近樹林或竹林裏撿拾竹木枯枝,給住在宿舍的老師們煮飯及燒水用。當天皎潔的上弦月在傍晚5時已從東邊山頭升起,曾老師要我們在操場席地而坐。他指著月亮說,我教你們一首明朝思想家王陽明先生作的詩: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

    曾老師隨後簡單解釋了一下,便要我們解散回家。我不清楚,班上53位同學有幾位仍記得這件事及這首詩。但我至今卻仍牢牢的記住,且完全理解王陽明先生作此詩的意旨,是勸人們要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思想,從不同的高度及視角理解現象,看問題。林恩惠校長首次來訪時,我也提到這件事對我的意義及影響。令我十分高興的是,林校長當晚即回訊告訴我,她上網去查看了這首詩,真是有心人。

    20餘年前,我率先在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開設全校各系都必修的「全球化與本土化」課程時,每學期都會在開學第一週介紹這首詩,說明其現代意義,而且引伸到「Open your mind,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 will change your life.」這三句話後來幾乎成為學生口中范振乾教授的代名詞。     在這全球化2.0的時代,絕不可坐井觀天,更不可自我封閉,唯有心胸開放,借助並善用全球化的利器,才能做好真正的本土化工程。蓬萊國校要迎接下一個一百年,也當如此。

國際慢城_苗栗南庄花卉節5月1日開跑

《 國際慢城_苗栗南庄花卉節5月1日開跑 》

南庄是一個極富特色的慢城,擁有自然景貌及人文風光,「南庄花卉節」將自然的花卉與人文的街道融合,並以當地特色螢火蟲、油桐花與繡球花為創作元素,為南庄營造出不同的風貌。

參山處代理處長曹忠猷表示,「2021南庄花卉節」於5/1開跑,展期活動長達一個月。參山處連續第三年舉辦南庄花卉節活動,將配合景觀營造逐步打造南庄的花街巷弄,成為媲美歐洲阿爾卑斯山的浪漫小鎮。而且南庄是觀光局遴選的百大經典小鎮,也是旅遊作家劉克襄眼中邀請觀光客來體驗南庄的浪漫風情。

為了更豐富感受南庄的美,本次活動推出裝置藝術、藝文表演、遊程體驗等多元活動,結合在地特色與文化,邀請民眾一同參與,留下南庄的深刻記憶,形塑專屬於南庄的慢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