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南庄永昌宮109年初九媽祖遶境祈福民俗踩街活動順利圓滿

【請點閱下面影音連結】:2020.02.02南庄永昌宮主辦《109年度媽祖遶境祈福暨傳統民俗踩街》活動紀錄 (取材自本會上傳youtube網站)

         苗栗縣南庄鄉每年一次的年度盛事_《南庄永昌宮媽祖遶境祈福及傳統民俗踩街、公演平安戲》活動,於2020年2月1~2日大年初八、初九隆重登場,由於選訂在星期六、日連續假日舉辦,所以,除了全鄉老老少少熱烈歡欣出動之外,加上到南庄的觀光人潮蒞臨共襄盛舉,益顯熱鬧萬分,誠如代表苗栗縣長出席的鄧桂菊副縣長表示,明顯感受到觀賞踩街遊行的人數越來越多,一年比一年熱鬧。

         南庄永昌宮現任主委廖明順先生,自民國98年接任主任委員職務後,鑒於南庄休閒觀光風潮已啟,獅頭山風景區劃入參山國家風景區內,同時,公部門為服務遊客也成立了南庄遊客服務中心,鄉間民宿、咖啡廳、餐飲店家四處林立,而各村里的社區養生班、運動健身班、音樂班、合唱團、舞蹈班、教育訓練班…等等活動也蓬勃發展,為了搭建展演平台,乃引進新世代帶入新觀念,積極進行管理委員會之組織變革工程,並敦聘熱心服務桑梓的劉壽老師,為管委會總幹事運籌帷幄,同時結合社區商圈改造的力量,再加上一批批熱心志工、義工們無私的投入奉獻,才有今日之豐碩成果。

         據廖主委說明,對我們這個人口數僅有9千多人,而且居住分布廣大山澗溪谷,小小的鄉鎮來說,要獨力舉辦這麼大規模的媽祖遶境祈福、傳統民俗踩街活動實屬不易,過去,也因缺乏人力物力而中斷了好幾十年。這不禁讓筆者回憶起六十多年前,當時的南庄鄉,仍是交通極為不便的偏遠窮鄉僻壤,鄉公所為了配合政府政策,鼓舞民心士氣,也曾在春節後元宵節期間,舉辦了踩街「迎古董」的遊行活動,筆者依稀記得這些陣頭除了划旱船、踩高翹、蚌殼、公揹婆…等等,還利用牛車篷搭載,用牛皮紙糊妝彩繪了一艘「洋砲戰艦」甚是雄偉,當時年約7~8歲的筆者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路興奮追隨,根本就忘了回家吃飯,事後還換得了母親一頓「竹筍炒肉絲」的犒賞,如今想來仍不禁莞薾。

         目前,南庄永昌宮是沿中港溪畔眾多宮廟之中,唯一有魄力年年舉辦遶境祈福及民俗踩街活動的宮廟,而且,參與的民眾從稚嫩幼童到蒼蒼白髮耄耋老翁兼具,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保存傳承,乃至發揚光大有極大貢獻,值得敬佩與喝采。

圖/文編輯:林玉信總幹事  

敬悼本會張常務理事樹德高壽101歲令堂福壽全歸

《 敬悼本會 張常務理事樹德兄高壽101歲令堂福壽全歸 》

         春節年後冷氣團籠罩全省,南庄鄉下地區近日晚間甚且降至5~6度C低溫,偶爾還飄起毛毛細雨,更讓人感受到寒風刺骨。2月1日年初八上午,是本會張常務理事樹德兄,高齡101歲的母親舉行告別儀典的日子,沒想到這天晨起天空一掃陰霾,煦日初升萬里晴空,令人備感溫暖,就像我們從小就熟識的張老夫人(渙光伯母)處世為人一樣,見人總是面帶著笑容輕聲細語,有若春風拂面。平日持家相夫教子,在兒媳、孫輩面前,也幾乎從未見她動怒責罵,真不愧是一位出身書香府第之名門閨秀。

         張老夫人的公公_ 張春華先生,是漢文詩人地方彥碩,日治時期曾出任南庄鄉首任鄉長(舊稱庄長)、第一屆縣議員。發生於1935年(日治昭和10年)4月21日的關刀山大地震,南庄所有的屋舍幾乎全毀,現今仍完整保存的中正路老街兩旁的日式木造建築,即是當年在張鄉長任內所規劃重建的,高瞻遠矚的街道擘劃,奠定了日後南庄的發展基礎貢獻厥偉。而張老夫人又是張府唯一的媳婦,一生樂善好施,舉凡濟弱扶貧佈施、造橋鋪路、修廟祈福…等都可以看到張老夫人出錢出力的痕跡,深受地方敬愛。

         除了張常務理事在本會中人緣佳,張老夫人長媳_劉壽老師,在地服務鄉梓積極熱心公益,也甚受地方民眾肯定與愛戴,同時,她又擔任南庄永昌宮管委會總幹事,每年都會和廖主委率同南庄鄉親北上,參加台北市府主辦義民爺祭典遶境活動,和本會互動極為密切。因此,本同鄉會由謝理事長的父親謝豐旭先生,代表本會專程回到故鄉_南庄國小正對面的張府向老夫人致意,當天陪同出席的有林盛明理事、范美英理事、陳鼎彩大哥、范喜妹大姊、劉正男老師、林總幹事…等本會會員鄉親一行。同時,也承蒙蕭常務理事鴻鈞、莊理事旭賢、何理事月霞等會務幹部另訂製高架花籃,向張府表達敬悼與慰問之忱,而許多鄉親會員也已撥空提前到張府捻香致意。

         高壽101歲的張老夫人臨走之前一身無病無痛,除請外傭協助照料日常生活作息外,張府子孫滿堂承歡膝下,老夫人平日甚至還可自行餐食,年前是在睡夢中駕返仙家,真是享有無盡的人間福報。

圖/文編輯:林總幹事玉信